高中國文教師甄試心得-104年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 

教學資歷:沒實習,私立高職、公立高中各兼課一年

考試資歷:2年

 

 

第一年:建中、成功、板中、大同、新北聯

(成績:過新北初試)

第二年:景美、大安、和平、明倫、新北聯

(成績:過景美、和平、新北初試,新北正取)

 

 

因為沒實習的關係,沒夥伴,這兩年是自己摸索單打獨鬥。對於口試、複試也沒覺得自己特別厲害,但對於「考試策略」倒有小小感想,不過也是因為有考上,所以敢拿出來說嘴XD。當初也是上網看前輩分享,獲益良多,希望自己也對別人有一點點貢獻。

 

 

準備情況概述:

*第一年:

應屆考上的學妹告訴我,文學史一定要讀熟,所以第一年我只讀了劉大文學史,其他什麼都沒做。加上那時在高職兼課,用的不是主流教科書,大概考到第四間大同時,因為都跟最低錄取分數差十分,自覺差太多,便決定不再考了。這年連口試要準備教學檔案跟三折頁,我都不知道,完全狀況外。

 

 

*第二年:

自覺如果要考上,得弄到好的高中備課版本,於是到高中兼課。

以下心得,分成報名、筆試、口試、複試、教學檔案、其他六部分概述:

 

(一)報名:

 

因第一年經驗,我發現報名不能亂鎗打鳥,須有戰略,也要衡量自己實力。因為我讀書慢,又有兩天捕魚三天曬網的毛病,也不是能長期抗戰的人(考一間我就要休息兩周)。所以教甄從三月初持續到六月底,我規定自己只能報四月底開始考的學校,考到六月中的新北聯招,免得橡皮筋失去彈力。

另,大量撞期的學校一定要挑一間報,敵人都被分散了,當然要趁勢攻打XD。

 

 

新北聯招的複試報名,有必要好好講一下。

 

這個考試雖名為聯招,實是變相獨招,因筆試通過後,複試只能選一間報名,每一間學校複試報名人數無上限。所以會出現A校招聘一名,報名人數6人,而B校招聘一名,報名人數23人的情況。機率是不是差很多?

 

複試變數可分成三點:

 

1、學校:其實學校每年對老師的需求都會變,可能該學校國文男老師極少,在出現兩個都優秀的一男一女老師的情況下,男老師會被錄取。不過學校這一項變數,考生無法得知,所以不必管這點。

 

2、人數:獨招複試通常是8倍名額錄取,但新北聯招高達12倍,每一間學校報名人數又無上限,所以人數變數需要評估。

 

3、範圍:聯招各校的範圍都不一樣,有全六冊、也有單一冊。很明顯的,冊數越多變數愈大。

 

以上,身為一名考生,你必須努力降低人數或範圍變數,增加自己上榜機率。根據我考獨招經驗,我在兩次8取1的複試競爭中,我拿不到第一名,顯然八個人對我來說,要上榜就已頗難。

 

所以我在新北複試報名時,選擇降低人的變數,到現場儘量報人數在八取一以下的學校,人數太多的就算離家再近也不報。

第二個原則是,絕對不報要分成兩個試場,使用T分數的學校。因為去年的經驗,我沒多想就報離家最近的高中,雖有兩個名額,但報名人數很多,也要分成兩個試場,最後考試結果,錄取的兩名老師,都是另外一間考場的,我這間沒半個。複試已是一種帶有主觀及緣分的考試,如果還由兩批不同人評分,不就更不客觀了嗎?

 

最後到了現場,我在兩間學校之間猶豫了好久,因為報名人數差不多都七、八取一,但考試範圍一個是全六冊(高中),一個是四冊(高職),後來我選了全六冊,想說反正獨招也都無範圍,所以就賭賭看。

 

今年錄取機率最高的是光復高中,好像是15、16人取3,三民高中跟鶯歌高職最誇張,大概是25人左右錄取一個的機率,但是這兩間都只要考一冊而已,選擇試教範圍小的學校也是一種策略,但是競爭者實在太多,範圍小,相對地大家也會準備得比較好。

 

總之我覺得最好不要挑報名人數不上不下,或是冊數不上不下的學校,例如15取ㄧ,考試範圍四冊這樣的。基本上超過15人就要分兩個試場了,而四冊跟六冊的範圍其實不會差太多。

 

 

(二)筆試:

 

第二年我沒再讀文學史,基本上只有讀兩樣東西:高中備課用書、徐弘縉老師的搶救教甄。高中備課用書要好好看過,除了一些很傲嬌的題目,大部分考題其實都在備課用書中。備課我沒做筆記或教案,我學妹每一課都有做詳案,但他們是團隊進行。徐老師的書我有完整讀過一遍,建議不能只讀搶救,因搶救是精華,自己要讀備課用書打底,這樣搶救用起來才事半功倍。搶救每單元都有示範解題,老師的解題方式很可以學習,申論是有一定技巧的。

至於考古題,是準備筆試很重要的部分,但我沒做,因為我考試向來沒有寫考古的習慣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,我學妹北中南五年內各校的題目他全寫過,所以人家應屆就考上名校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
 

(三)口試:

 

口試有兩種:十五分鐘口試、試教完五分鐘專業問答。獨招一定有五分鐘專業,這部分會針對你抽到的那課進行深入的提問,主要是看你對該課是否有掌握核心重點。如遇到犀利的老師,因為緊張的緣故,通常都會被老師問題牽著走或是亂答。譬如我當試場工作人員時,有老師試教赤壁賦,委員就問:赤壁賦蘇軾心境的沈澱是因為什麼?對方回答「時間跟空間」。委員又問「到底是時間還是空間?」那位老師就猶豫了一下,選了「空間」,並解釋說是因為黃州風景優美而導致。旁觀者清,這位老師顯然因為心慌而被問題牽著走。不是二選一不對,但面對這種問題,最好要有自己的看法,且能提出有理有據的解釋。

十五分鐘口試的問題萬萬種,基本上我是有什麼說什麼,態度謙虛,口試我覺得自己不是很擅長,不好分享。

 

 

(四)複試:

 

關於複試心態。

 

之前我看前輩分享,都提到上台有自信、有氣勢很重要,在這一年高中兼課,周圍資深老師們覺得我看起來溫和、太客氣,建議我要有自信,上台就是演戲。但偏偏我就不是屬於氣勢強的那種人啊,我就是溫和謙恭又有禮貌的孩子嘛!說話口條能改,但個性氣質是很難改的,所以在新北複試之前,每次複試我都很緊張,一直想著等下要裝得很有自信、有氣勢,結果這件事一直造成我的困擾。

 

後來剛好碰到學校要舉行教師複試,我便主動要求去當試場內工作人員,觀摩其他人的試教是如何情況。據我觀察,後來考上的兩位老師,也不是超有自信氣勢強的那種,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:態度輕鬆自然。所以我了解到,只有「做自己」時,才會有所謂的態度從容,一旦專心投入試教內容,講解的時候,手勢什麼的都會非常自然,便有台風。(但記得要對台下講,不是對著黑板投入)

另外,因我超容易緊張,前兩次上台前都對自己精神喊話「我一定要考上」之類的,搞得壓力非常大,得失心過重。新北最後一次複試時,我完全看開了,不去想考不考上的事,就只想著「這十五分鐘要好好表現」而已。

 

再來談複試內容。

 

比起研究所考試,我真心覺得教甄難考多了,因為有「複試」這玩意。複試我覺得很講「實力」跟「運氣」,實力不強的人(譬如在下),就特別需要「運氣」。

 

考第一間景美時,我那時備課備到第四冊,但因後繼乏力,第四冊的古文就剩下「諫逐客書」沒有備,就去考了,偏偏——沒錯,抽到了「諫逐客書」,指定段落是泰山那段。很久以前雖看過文章,但看跟教是兩回事。口試時,委員問我說:「你有教過這課嗎?」「沒有。」「你之前有備過嗎?」「沒有,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備。」「那你怎能講出剛剛那些?」「就用那十五分鐘趕快看一看。」考完後出去碰到考試委員說我挺厲害的。但後來沒被錄取,我就知道光有潛力是沒用的,面對複試你必須準備充分,才能一舉在眾多佼佼者中殺出重圍。

 

第二間考和平,此時我又把第四冊備好了,然後進入第五冊,某幾課稍微瀏覽了一下課文,然後看到「原君」,想說這課應該不會放入籤筒吧,文章連看都沒看。結果——沒錯,我抽到「原君」(真不曉得我手是怎麼了)這次可真就是第一次看原君正文,結果之慘列可想而知。

 

 

因為我教學資歷很淺,又容易緊張,所以針對試教,我有做十五分鐘逐字稿。

 

三十篇核心古文,我大概寫了二十課。像郁離子我認為不會放入試教,另外如勞山道士、明湖居這種我頗有信心不需做綱要逐字稿,就不多花時間了。但獨招不會只放三十篇古文,現代小說、散文、新詩或課程外的文章都會拿來當試教內容,所以抽到不熟的,就是認了。但古文三十篇是試教必有的籤,如果連基本籤都不準備,我認為自己根本沒機會。

 

考完景美和平後,我大受打擊,想說人生就要卡在複試了。不過當了試場人員後大有收獲,所謂旁觀者清啊…以下是我觀察的複試要點,後來新北複試皆據此修正:

 

1、試教目標:

 

古文三十篇的重點課文,如醉翁、始得、晚遊、漁父等,我發現在十五分鐘裡大家都一樣,很難掌握的好,那天看了十幾個試教,沒有一位掌握到課文核心,大部份課文綱要帶一帶、講解句意就沒了。那天考上的兩位老師都不是教古文,是現代詩跟散文。

 

重點古文的核心通常是作者的精神與生命境界,如果沒有帶到,十五分鐘就算是完了。例如桃花源記,如果沒有談「忘忽異」、「桃花」、「漁人」、「船」、「洞」、「水」等關鍵、第二段場景如此描述的用意,或者也沒討論到最後太守跟劉子驥為何找不到桃花源,不就是一個抓不到重點的試教嗎?又如醉翁亭,如果只把綱要、重點文句帶過,也很可惜,學生只會記得歐陽修很樂而已,但他為何而樂?為何醉了、樂了還要把文章寫下來?文章中的生命高度是如何?這些都是要教的核心,但這很難講,所以最好先想過該怎麼在十五分鐘內呈現。

 

基本上,要想著一件事,十五分鐘不能浪費在講簡單的概念。試教內容的規劃目標是:要讓評審老師知道,這課所有重點與核心概念你都會,而且你也知道怎麼教。

 

所以我後來,就把之前寫好的逐字稿,在一個半星期內全部重寫。

 

2、試教內容:

 

根據學校不同,試教會有「指定段落」或「不限段落」。

「指定段落」通常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,所以事前不備好課,臨時你就沒辦法掌握這段,更別提跟全文核心概念作連結。

 

如果是「不限段落」,據我觀察,我覺得講「全文文意深究」會比「單講一段」來得吃香。

 

首先,全文深究可以講的東西比較豐富,也會呈現你對這課的精熟度,但文意深究,可不是講講每段大意、把綱要寫在黑板上就結束(詳第一點)。

 

但究竟講全文還是講一段,最終還是要回歸到「該課的特色」,像「過秦論」最好講全文章法結構(指定段落通常是陳涉起義那段)。「鴻門宴」很難單挑一段,所以處理人物性格分析是不錯的。「桃花源記」、「晚遊六橋」這種我會選擇講全文深究。不過像「典論論文」,深入地講文氣論那段,感覺會比帶全文好。看試教時,有老師「赤壁賦」選擇講第一段,倒不如講水與月那段為好。「岳陽樓記」可以講全文深究,也可以講雨悲晴喜那兩段,但如果講景,就必須講得極為生動,很有感染力才行(不然就會流於字義解釋),不行的話,那當然是講古仁人那段。

 

(ps.有些前輩會說:最好試教能旁徵博引相關資料,如連結到別課課文。但據我觀察,有些老師實在學識豐富,信手捻來許多詩詞,但我覺得這部分適度就好,把課文重點講清楚比較重要。我當試場人員上榜的兩位老師,一位就提一下「背影」而已、另一位則補充一句詩詞。其他背誦許多詩詞、大量連結他課的老師,都沒上榜。)

 

3、試教流程:

 

第一年時我只有參加新北複試,那時傻呼呼地,一上台就開始講課文內容,就這樣講到結束。原來試教應該要把層次感做出來,不然在台下看,其實會覺得很亂。以下是我的流程:

 

「引起動機——交代起點行為——主題——作業(短文或一個好問題)」

 

*「晚遊六橋待月記」示範:

(1)引起動機:同學最喜歡穿哪一家的鞋子?耐吉、愛迪達、撲馬?可能會看同學都穿哪牌子就去買?但穿起來真的舒服嗎?好看嗎?(引導到本文獨特見解)

(2)起始行為:交代一下說「上節課已經看完課文了,這節課我們要進行文意深究」(要明確揭示這十五分鐘的教學主題)

(3)主題:文意深究。

(4)作業:104年學測作文題目練習<獨享>(我發現大家流行以短文題目當作業,但其實問題也是不錯的,不一定硬要用短文,如果短文跟教學主題連結很弱,接下來五分鐘專業問答,就會成為漏洞被攻擊,還有出太難也會被攻擊)

 

*「廉恥」示範:

(1)引起動機:論語裡,孔子主張德治,認為用刑罰教導人民跟用道德教化人民的結果,最大的差別是什麼?(引導羞恥心對個人修養及國政的重要)

(2)起點行為:已經讀過全文

(3)主題:文意深究

(4)作業:短文寫作,請以「有所為有所不為」為題目,寫一篇250字的短文。

 

 

複試要點就以上三個,其他是一些細節,如語助詞不要太多、講話要聲音清楚大聲、不急不徐等。講一個大家易忽略的毛病是:蠻多老師會一邊寫板書,一邊對著黑板講。其實寫一寫最好可以轉頭看一下台下,或是你乾脆寫完再講。對著黑板講,其實台下觀感不好。另外,不要刻意走下台,或左右走來走去,很會教的話,只要站在台上順著課文講,就會非常吸引目光。

 

 

(五)教學檔案

 

第一年我不知道原來複試要做教學檔案跟三折頁這玩意兒,平常也沒把教學歷程拍照。我是過初試後,趕緊臨時做了些講義,因為沒東西可放,甚至放我的論文,很慘。

 

後來我看前輩分享,說是教學檔案最晚一定要在考期開始前一個月就做好(不管會不會用到),覺得深有道理,不然過初試通常不到一周就要複試,通過才做,會很趕。

 

所以第二年,平常教學活動完成,我就會立刻做好該次活動檔案了,一個活動記錄我只做一張A4,大一點的教學活動我才會寫到兩張。

 

平常只是做好電子檔,然後考前一個月才拿去輸出,逐張放入透明文件夾。

 

教學檔案我總共有兩本,一本是活動花絮(會有精美照片),一本是教學資料(純放講義跟學習單,學習單我都放有學生手寫答案的,比較吸引人)。兩本都「只有十頁」,薄薄一本人家才想翻嘛,用同理心推想,你會想看厚重的教學檔案嗎,根本沒翻的欲望吧XD?

 

跟我同辦公室的代課老師,曾跟我聊起教學檔案。我跟他說,每次我試教,老師都在看我的教學檔案,為什麼都不看我呢。結果他說,他考到現在,老師都沒在看他檔案。當下我其實想跟他說,砸錢買一台mac,就會有人看你檔案了。(老公表示:等你有考上,再去跟人家講吧你)

 

今年的教學檔案,複試三間老師們都有看噢,也有問我檔案內的東西,受到稱讚。想讓教學檔案更亮眼,請試著使用mac吧!

 

ps.三折頁格式我也是用mac內建文件檔做的,照片就放張笑得很燦爛的就好了。

 

 

(六)其他

 

除了備課用書外,平常書商都會給一些教學快訊,這些我都會看,因為裡面會有一些資深老師的教學活動分享,或是課文深究的文章,可以學很多東西的。北一女國文學科中心,也有很多資深老師的教學活動,都可以學起來。偶爾,我也會上yutube看一些老師的教學,不侷限科目,主要是看看老師們活動會怎麼帶、講話的方式、教學層次等,也會有幫助的。

 

最後忘了說,新北複試我抽到的是「出師表」,今年我所認識考上的老師都是抽到高一下的課,當學期的。所以籤運也挺重要的,有教過會比沒教過來的上手,所以可以的話,去兼課或代課是不錯的。

 

以上,謝謝大家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p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