札記:2011年8月13日 16:13

荀子討論的心,是屬於智心,認知心,認取知識的心。這個心是對於外在客觀事/物進行是非判斷的心。也就是外在事物一來,心去認取此事/物「對或不對」。舉例來說,看到老太太跌倒,按照荀子的說法,此時心的作用是:心→→去認知「把老太太扶起來這件事」(外在客觀事物)是對或不對→→判定「對」→→把老太太扶起來。在這個過程中,心所扮演的作用是「認知」,即勞大大所說的荀子的心是一「觀理之心,而非生理之心」。所以荀子認為「善」是外在的,經由後天學習、學習是非判斷對與不對而產生的,人的心裡面沒有道德自覺意識,故言「性惡」。

同樣的情況在孟子的話,孟子強調的是道德心,是仁心,人之所以亦於禽獸之人性,看到老太太跌倒,按照孟子的說法,人看到老太太跌倒,內心會自然地想要把老太太扶起來,不是因為「這件事本身對不對」,而是因為自己心裡面覺得安不安,此時「心」是行主觀自覺的道德價值之作用(或不必言作用),為了要心安,所以就會去做,因此孟子的「善」,是內在於人心的,亦為人所以異於禽獸的幾希。

如果從實踐層面來說,孟子的仁心到實踐之間,距離似乎較短,如果不去做,恐怕便坐立難安,生活難以過下去了。而荀子從心認知為是,到「實踐」(去做)之間似乎又隔一層,例如,我們知道某件事是對的,但就是沒有去實行它,誰說知就一定能行呢?因此,不對的事天天都在發生。荀子的心知與行為所可能產生的差距,忍不住使人想到陽明「知行合一」的口號,但畢竟兩者的知,內涵不同了。

將孟、荀二人論心、性的內容,套用到現代來看,一個年輕學子看到老人還是八在位子上不讓座,就孔子而言,即使他「安」,仍是「不仁」;就孟子,肯定是「不仁」了;而這位學子經過後天學習的化性過程,理當可知「讓座給老弱婦孺是對的行為」,但有些學子即便知道,但他就是不想讓位.....是故就荀子之論來看,學子不能說是沒有「智心」,但或許可以認為是「不在預期之內的教育失敗」吧!待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ph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